邮箱:bstyxb@163.com

搜索

电话:0551-62327510

版权所有:安徽贝斯特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皖ICP备05002929号-1
 

地址:安徽  合肥 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海棠路369号  
电话:0551-62327510
传真:0551-62327510
邮箱:bstyxb@163.com

安徽贝斯特实业发展有限公司

 

务实、进取、担当、创新

钢结构住宅发展与思考

浏览量
【摘要】:
宝钢:“更好的住宅,更好的生活。”   远大集团:“全球70亿人宜居方向。”   杭萧钢构:“昔日秦砖汉瓦,今日杭萧钢构。”   莱钢建设:“钢骨柔情,绿色建筑。”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——钢结构住宅新理念   前言:2009年中国城市化率46%,城镇人口6.22亿,农村人口7.13亿,在乡镇企业及外出打工农民工约2.5亿。全国房屋施工面积32亿平方米,其中住宅施工面积25亿
宝钢:“更好的住宅,更好的生活。”远大集团:“全球70亿人宜居方向。”
杭萧钢构:“昔日秦砖汉瓦,今日杭萧钢构。”莱钢建设:“钢骨柔情,绿色建筑。”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——钢结构住宅新理念
前言:2009年中国城市化率46%,城镇人口6.22亿,农村人口7.13亿,在乡镇企业及外出打工农民工约2.5亿。全国房屋施工面积32亿平方米,其中住宅施工面积25亿平方米,商品住宅投资2.56万亿。如此大量地人口对住宅的需求和广阔市场,是政府部门、建筑行业和相关材料、部品、装饰等企业都十分关注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,也是民心工程、政绩工程、小康标志等。而中国钢结构住宅经过近20多年的开发建设,步履艰难,市场化低,年建设量不到1%。特别是唐山、汶川大地震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,对我国的房屋建筑体系和结构安全性能提出了极其重要、革命性课题。当前钢铁原料充足,是世界钢铁大国,从绿色、环保、可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先进理念出发,应当提倡鼓励发展钢结构住宅,这是中国及地方政府、钢结构行业协会、学会、钢结构行业及相关产业、企业的历史责任。
钢结构住宅开发应用与推广
近10余年,建设部、科技部及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湖北、山东、河北、浙江等中央、地方政府,以及钢铁、钢结构、房地产企业均开展了钢结构住宅的开发应用,包括商业、经济用房、安居工程、地震灾后重建等。以及钢结构住宅关键技术、配套部件和设计规范、标准均取得良好进展,并得到社会、企业、用户的一定的认可,表明钢结构住宅具有巨大、潜在广阔的市场前景。
有关钢结构住宅政策及标准规范
1、《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若干意见的通知》国办1998.8.20
2、关于印发《钢结构住宅建筑产业化技术导则》的通知,建设部文件建科[2001]254号;
3、《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》JGJ 99-98
4、《钢结构住宅设计规程》CECS261--2009;
5、《低层轻钢结构装配式住宅技术要求》建设部标准JG/T182-2005
6、《上海市多高层钢结构住宅技术规程》DJ08-2029-2007
7、《轻型钢结构住宅技术规程》JGJ209--2010
8、《天津市钢结构住宅设计规程》DP29-57-2003
9、《莱钢钢结构绿色节能住宅建筑体系技术导则》JD14-002-2006
10、《钢结构设计规范》GB50017-2003
钢结构住宅优越性和特点
1、重量轻、强度高、抗震好,适应结构变化和建筑外貌风格;
2、工厂化生产,可实现构件标准化、模数化、精度高、规模大
3、施工安装速度快,减少湿作业、节能省地并大量减少一般性劳务用工;
4、自重轻,墙、梁、柱面积减小,可降低基础费用、增加使用面积、空间利用及便于管线布置;
5、污染少,易维修改造并可循环利用,符合低碳、节能省地、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要求。
绿色环保建筑6条标准
1、规划设计合理,建筑物与环境协调;
2、维护结构御寒隔热,门窗密闭,符合规范;
3、供热、制冷及烧炊等,尽量利用清洁能源,日照2500小时/年,宜安排利用太阳能;
4、饮用水符合标准,排水深度净化、循环(中水利用);
5、装修简洁适用,化学污染低于环境排放指标;
6、足够的户外活动空间,绿化不低于40%,无裸露面。
汶川地震后重建房屋建筑和钢结构住宅的机遇
根据“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”指导思想,城镇和农村居民要住上安全、经济、实用、省地的住房。涉及四川、甘肃、陕西受灾地区,提出规划建设需要如下:城镇新建6620.10万平方米(85.98万套,其中廉租房8.6万套);配套公建386.9万平方米;农村新建328.97万户(1315.87万间);但是,目前新建的住宅仍然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砖混结构为主,仅有部分学校和住宅采用钢结构。这些钢结构建筑基本上是钢结构企业资助或援建,而对口援建省市规划实施的由于现实、技术储备、造价、工期要求等原因,丧失了推广应用钢结构的大好机遇。
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三年计划两年即将完成预计投入资金1万亿元以上。需要3.7亿吨水泥;钢材3700万吨;墙体材料2100万亿标准砖。
当前推广应用钢结构住宅不力问题及原因分析
钢结构住宅在发达国家已经有成熟经验,在我国应用开发时间已经有20多年历史。目前从建筑技术、结构体系、建筑产品配套到设计、施工、维护等已经有比较成功的经验和工程范例,包括钢结构住宅小区的建设。为什么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市场和用户的认可,其原因很多,其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:一是技术及政策方面,1、技术标准、规范不健全;2、配套产品及部品件质量、价格良莠不齐;3、构件部品产业化、标准化不足;4、政策、法规鼓励支持不够;5、自主开发创新薄弱、投入太少。二是市场经济方面,1、建筑先进技术、产品与传统、粗放、落后的技术、产品均有市场,并且不规范的市场秩序、低价竞争,导致并严重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和设计使用寿命;2、采用钢结构取得的直接、长期的社会综合经济效益,如节省基础、加快工期、增加使用面积成为开发商、投资企业的效益。绿色环保及循环经济是国家长期战略方针,往往不是企业考虑的。从规划设计和安全均存在短期行为并被认为钢结构造价偏高。3、当前国力强盛,资源短缺日趋严重,完全可以鼓励多采用钢结构,给与适当补贴给投资商(相当于借款),待钢结构房屋建筑达到使用寿命后,由国家回收废钢或再利用,达到战略资源储备目的。
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是对企业科技人员的挑战和机遇
1、钢结构住宅能够满足国内外人居住房需要并与环境保护相协调;
2、发挥钢结构优越性,进一步完善钢结构住宅的技术、标准及推动出台鼓励支持政策,促进政府、市场和用户的认可;
3、开发研究适合农村、城镇、公共建筑的钢结构建筑体系。打造新型的工业化、标准化、先进的钢结构建筑业是历史责任和自主创新的方向。也是打造现代中国特色钢结构住宅的最好时机和机遇。
钢结构住宅开发重点企业及创新特点
近10多年,有关设计、研究、院校与政府部门、钢铁、钢结构、房地产企业等先后进行了大量地钢结构住宅研发工作,包括工程试点、产业化推进、配件部件配套及绿色建筑认定等,赢得了许多地方政府、房地产开发商、投资商的认可。但其开发面积和推广的范围远远不够。
一直在坚持并不断努力的如宝钢、赛博斯、杭萧钢构、莱钢建设等在产业化方面走在行业前列。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成都、济南、沈阳、鞍山等地方政府都给与了大量支持和投入,钢结构住宅取得一定的成就,全国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达数百万平方米。
国际钢铁协会与中国宝钢
国际钢铁协会组织全球10个重点钢铁企业开发钢结构住宅,中国宝钢代表中国参加并投入大量资金和研究人员。
目标解决日益增长的人口住房需求;增加钢铁的消费;倡导绿色环保、环境相宜、舒适健康的住宅。
开发适合中国、印度、南非等人口密集,工厂化生产的钢结构住宅,全球征集优秀方案,已经开展三次。
联合国预计到2050年全球城市化程度将达到70%。仅在过去的20年中,在发展中国家每周都有300万的新增城市人口。据预测,到2030年住房和基础设施服务的需求将比2005年增加40%。这意味着在未来的21年中,每小时盖4000余套住房才能满足这个需求——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尽管这些数据是如此令人震惊,但它们同样让房屋设计和建筑业人士看到等待他们的巨大机遇。
宝钢板房回收再利用百花村试点工程
建筑面积:183.1 平方米结构体系:钢框架结构建设地点:都江堰灌口镇
回收利用板房:400平方米杭萧钢构
杭萧钢构致力多高层钢结构房屋建筑多年,在杭州、武汉、安哥拉等进行了大量推广应用,并在产业化和楼板、墙板等进行配套完善,被国家有关部门认可为住宅产业基地、节能省地建筑。
北京赛博斯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武汉钢结构经济用房
该公司是最早尝试钢结构住宅开发的企业之一,10多年来不断创新、进行产业化市场开发,参加标准规范编制并与宝钢合作共同开发钢结构住宅,业绩突出。
马钢钢结构住宅
马钢率先在国内建成投产热轧H型钢,大量用于房屋建筑并出口国外。2001年为推动钢结构住宅发展,自主开发设计建造了H型钢框架结构体系的钢结构住宅。采用了许多新技术和先进产品,入住用户反映良好。
莱钢钢结构住宅
莱钢在推广热轧H型钢和钢结构住宅做了大量工作,系统的研究多高层、低层及别墅等建筑和钢结构体系,包括率先将节能65%,绿色建筑等先进技术、产品推向社会并得到好评。
远大集团
远大秉持节能、环保和保护生命的致尚理念,坚持只做能成倍节能以及能大幅提高健康水平的产品,养成了逢技术必创新的企业文化,在远大城和联合国环保署实施的改造项目节能达80%,创新研发并工厂化生产的低碳可持续性建筑,实现9度抗震、6倍节材、5倍节能、20倍净化、1%建筑垃圾,100%工厂化制造,被誉为世界建筑奇迹。
中国钢结构协会“十二五”有关钢结构房屋建筑规划建议
促进钢结构房屋建筑质量全面提高,加强对钢结构抗震、抗风、耐腐蚀、耐火,以及结构安全健康监测的研究开发。提高建筑物使用期限和实际寿命更加先进、科学合理。促进相关配套产品、部件的完善提高。到2015年实现钢结构房屋建筑占全国房屋建筑总量约15-20%左右。